她是我的中学同学,
自从中学毕业以后,
近两年才从面子书上看到她的近况,
她参加唱片行训练、录音、准备出唱片,
忽然就见她剃了个大光头,
说她得了红斑狼疮。
后来就是她进进出出医院的消息与照片。
去年年底她向我们这班中学同学募款,
说她动了大小手术,欠了医院不少钱,
可是要我们汇钱去的银行户口不在她的名下,
于是大家起了疑心,选择不相信。
后来讨论起来,
才知道原来大家拿到的汇款户口号码都不一样,
更增加了很多疑点,
毕竟在中学时期,
大大小小的谎话,她都说的很有可信度。
然后,大家还是选择忽略。
一个月后,她朋友说她走了,过世了。
我以为又是个谎言,
觉得,过两天她会恢复面子书上的动态,
可是她没有,而且过世的消息也不是她发布的,而是朋友发布的。
26 岁,正是追逐梦想,绽放光彩的年龄,
她就这么,走了。
生、老、病、死,本来是人生必经的四个阶段,
现在,却也能简化成生、病、死,就走完了整个人生……
生命,竟是如此脆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个星期后,
面子书上传来杨又颖的自杀消息,
这消息之所以轰动,
是因为她在自杀前留下遗书,
透露遭到网络凌霸的难处,
让华人社会关注忧郁症和网络凌霸的课题。
当某某处传出轰动的某某人自杀的消息时,
总有一些『理性评判家』跳出来愤愤不平地批评自杀者的行为有多愚蠢、
多么自私、多么不顾及爱她/他的人的感受、多么地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头,
然后觉得自己批判得非常好,然后很厌恶自杀者的行为。
这样批评死者,对吗?
当人们陷入巨大的悲伤中,
这时候指责、批评和诬陷仍然不停地落在这人头上;
当无尽的悲伤已化成极度渴望正能量的机制,
一丁点小小的正能量都能敏感地被感觉到;
当从朋友那里得到大量的正能量,却又很快地消耗殆尽时;
当沉重的悲伤已经让一个人失去胃口、失去兴趣,
原本爱吃的变得不爱吃,原本喜欢的变得有没有也无所谓;
当这悲伤越来来越沉重,造成无法理性思考时;
当极度怀疑自己仍然生存的价值时;
当觉得已经到了负荷顶线,想找个出口抛下所有包袱时……
往往这『出口』,就是轻生的念头。
自杀是不对的。
别那么悲观。
想开一点。
开心一点。
这些话,对于陷入忧郁的人来说,
一。点。用。也。没。有。
一个人之所以会陷入忧郁的状态,
是因为被困在问题当中,
想不通,又解决不了;
拼命寻找让自己开心的事物,
很无奈开心之后又很快被黑暗的情绪吞没。
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,
要陷入忧郁的人怎样自己想开、乐观一点呢?
语言是把双刃剑,
即能给予无限的力量,
也能把人重重地击倒,
有得甚至充满了暗示性,
质疑别人生存的价值。
难道,网络时代反映出了人性本恶?
还要多少悲剧,这问题才能得到正视?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若想与作者联系,可以电邮至rachellecsc0226@gmail.com